
聚丙烯酰胺在二氧化鈦中的應用
聚丙烯酰胺(PAM)是一種線性有機高分子,也是一種高分子水處理絮凝劑產品,它能吸附水中懸浮顆粒,使顆粒間連接和橋接,使細顆粒形成較大的絮體,加快沉淀速率。該工藝因其絮凝效果好而被稱為絮凝法,被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中。
在鈦白粉的生產過程中,還應使用絮凝劑聚丙烯酰胺對提取的鈦液進行沉淀。在二氧化鈦生產過程的沉降過程中,酸水解浸出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體系,含有可溶性雜質和不溶性雜質。鐵、釩、鉻、錳等金屬的硫酸鹽是可溶性雜質,在結晶、水解、洗滌過程中被去除。在重力作用下,大部分不溶性雜質,如未分解的鈦礦石和砂粒,可通過自然沉降去除。其它不溶性雜質中硅、鋁的膠體化合物,以及一些早期水解鈦,雖然用量不多,但具有較高的動態穩定性,但需要添加適量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劑,以加強沉降澄清過程。在二氧化鈦生產過程中合理使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劑,簡化了使用環節,直接降低了生產成本,具有沉降速度快、工藝簡單、生產成本低等優點。